分享

微博
Qzone
微信

省縣域“光伏+建筑”應用試點現場會在江門召開

江門臺 2025年07月03日

 7月2日,省縣域“光伏+建筑”應用試點現場會在江門鶴山召開。會議以“光伏賦能城鄉新貌 綠色引領低碳未來”為主題,總結全省縣域“光伏+建筑”應用階段性試點經驗,推廣先進做法,推動試點工作再上新臺階,助力“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

會議指出,全省大力推進“光伏+建筑”應用,是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的迫切需要、賦能“百千萬工程”的具體抓手、助推城鄉建筑風貌提升的重要舉措。各地按照統一部署全力推進,25個試點區域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助推風貌提升的示范項目,裝機容量持續擴大,政策體系逐步完善,協同機制日趨健全,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5月底,25個試點區域“光伏+建筑”應用項目累計新增并網容量548萬千瓦,超過預定目標。

會議要求,全省各地要聚焦攻堅克難,進一步推進試點工作提質增效。一是強化資源統籌、深化電網聯動、打造試點示范,下大力解決試點布局上的“單點式、碎片化”問題;二是明確管控要求、強化規劃設計、健全激勵機制,下大力解決統籌協調上的“重效益、輕風貌”問題;三是創新開發模式、完善協同機制、強化全周期運營,下大力解決開發模式上的“賺快錢、難持續”問題。全力推進試點工作的成片連片展開,推進項目建設與風貌提升的互促并進,推進試點工作的多方參與合作共贏。

會上,我市分享了推進“光伏+建筑”應用,探索經濟、生態、景觀“三效”并重的鄉村綠色發展之路的做法和體會:一是聚焦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推動江門硅能源產業加密提速。隆基綠能項目成功落戶江門,僅用20個月實現投產。以隆基綠能為龍頭,廣東(江門)硅能源產業基地已集聚聯塑班皓、晶鎂光伏、信義玻璃等龍頭企業,硅能源產業已成為鶴山縣域特色優勢產業之一。二是聚焦規劃設計引領,推進光伏建筑一體化見行見效。立足僑鄉建筑風貌特色,編制“光伏+建筑”專項規劃、風貌管控指引和圖集,創新“國資+社會投資”等多元開發模式,推動今年全市工業園區、新建學校、新建公共機構分布式光伏覆蓋率超50%。三是聚焦龍頭企業帶動,推動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推動隆基集團研發融合嶺南建筑元素的彩色3D光伏瓦、光伏外墻板等新產品,帶動上下游企業組建產業聯盟,探索建設零碳鄉村、零碳社區。四是聚焦效益風貌雙提升,算準“光伏+建筑”大賬,推動實現互利共贏。適度以效益換風貌,推廣彩色3D光伏瓦,推動整體風貌實現大提升。整合分散的農戶屋頂光伏和可鋪設光伏的公共空間,建設陽光棚、光伏長廊、光儲充一體化等項目,以光伏的效益搭配農房風貌改造提升。

會前,全省各地級以上市相關部門、省相關行業協會、企業代表等約150人實地觀摩了鶴山市址山鎮“光伏+建筑”多個示范項目。在址山鎮蓮珠新村示范點,村莊入口處巨型“光伏國旗”熠熠生輝,連片覆蓋農房屋頂的3D黛藍瓦光伏組件,展現出別具一格的嶺南韻味。光伏咖啡屋、車棚、球場、露營等應用場景,已深度融入村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鶴山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與會人員參觀了光伏行業巨頭——隆基集團旗下規格頂尖、技術前沿的制造示范基地。通過展廳內性能領先的Hi-MO X10產品,大家直觀了解光伏行業最新技術動態,以及光伏組件向建材化、構件化方向發展的趨勢與典型案例;位于圩鎮內的址山公園,與會人員感嘆于光伏組件構成的大棚不僅為籃球場遮風避雨,還為多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輸送源源不斷的綠色電能。

會議強調,鶴山址山鎮探索實踐證明,“光伏+建筑”應用能夠有效帶動增量投資,促進綠色能源產業與內循環經濟的發展,使得鄉鎮更美、顏值更高、更有現代氣息。要認真總結和推廣址山模式中蘊含的可借鑒、可復制經驗,錨定“雙碳”目標和“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扎實有效推進試點工作的后半程落地,為全省經濟社會的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會議期間,鶴山市、豐順縣、東源縣、廣州花都區分別作了經驗交流發言,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5部門聯合發布了廣東省“光伏+農房”設計大賽獲獎作品。會議還啟動了2025年“光伏+建筑”供需對接、廣東省“千家萬戶沐光行動”和2025年廣東省建筑領域節能宣傳月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