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活力中國調研行”走進江門 主流媒體解讀江門創新密碼
6月27日,由中宣部組織的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江門,來自中央和廣東的主流媒體記者圍繞“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這一主題,深入企業走訪調研、采訪報道,用鏡頭和筆記錄江門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案例故事,解碼以新質生產力賦能高質量發展的“江門實踐”。
在新會中集,媒體團參觀了企業數據中心展廳、模塊化建筑展示中心,實地調研物流運輸裝備、環保裝備、漁業科技等“集裝箱+”業務領域的最新發展成果。在這里,集裝箱被重新定義:它可變身機庫為消防無人機提供降落、存儲、充電;在工廠預制生產成模塊化建筑后再運至現場,讓造房子就像“搭積木”;依托“雙循環”水產養殖系統“養水”,讓水產養殖告別“靠天吃飯”。集裝箱的“百變”可能,讓媒體記者大開眼界。
光明日報記者劉平安說:“在這里見到了很多(集裝箱),而且功能各不相同,這個企業各方面都有涉獵,而且每一項都做得很精。之前我們想象的大樓都是混凝土一點點建起來的,但是這里它通過這種模塊化‘預制’,讓我也想到了一個選題《大樓也可以“預制”》?!?/p>
廣東廣播電視臺記者楊卓睿說:“我感覺這一趟行程是走深走實了,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個企業能夠涉足這么全面的這些點,而且都做得非常不錯,讓我對江門有了一個更加深刻的印象?!?/p>
在廣東凱特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媒體團深入生產一線,感受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的“高精度、高品質、高價值”硬核實力。經過30年的發展,該公司已成長為國內滾動功能部件的領軍企業,技術處于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未來產品研發規劃將主要面向半導體、人形機器人、醫療、工業母機等先進制造行業。
新華社記者陳碩說:“看到這些精密的儀器,這都是我們國家高端制造的一個很好的體現,也是我們廣東江門企業不斷創新、不斷發展,不斷經過磨礪打造出來的產品?!?/p>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鄭康喜說:“今天早上給我們展示的新會中集,下午一家精密儀器制造企業,能代表我們傳統領域企業現在在轉型升級的一些探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