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國先進工作者謝文青:深耕良種良法 堅守本心守護稻香臺山
在江門臺山廣袤的田野上,有一位默默耕耘的農技專家,二十多年如一日,扎根田間地頭,守護一方糧食安全,以實際行動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這位農技專家,就是剛剛獲授“2025年全國先進工作者”的臺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良種示范場場長謝文青。
2001年,懷著對農業科研的熱忱和助力“三農”發展的信念,謝文青從華南農業大學畢業后選擇扎根基層,來到臺山市農科所,投身水稻育種與栽培技術研究。
2025年全國先進工作者、臺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良種示范場場長謝文青說:“我們做基層的就是直接面對農戶,我本身也是從農村出來的,對農民種田、種糧的艱辛是深有體會的。我就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推廣的技術,引進開發的新品種,要讓農民看得見,學得會,而且實實在在能夠得到好處?!?/p>
臺山是廣東省優質糧主產區,水稻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100萬畝以上。為更好地推廣良種良法,謝文青創新利用“田間課堂”“科技示范戶”等模式,每年召開兩次水稻現場觀摩會,將示范課堂搬到田間地頭,推介適合臺山種植的水稻新品種、新技術,讓技術真正惠及千家萬戶。農戶們經常親切地稱謝文青為“青哥”。
農戶李卓能說:“青哥他們提供的技術和良種,大概提高了10-20%的產量,還節約成本,增加收益。”
農戶許二妹說:“青哥是一位很隨和的人,如果田間的禾出現問題,他都會第一時間來到,手把手指導我們,把問題解決好?!?/p>
一顆成功選育的水稻種子,看似普通,背后卻凝聚著農業科研人員無數的心血。
謝文青說:“培育一個新品種,最起碼要4年以上,對我來說就是像培育一個自己的小孩一樣的。我最滿意的品種是‘象牙香占’,它從2003年開始選育出來,2006年審定,到推廣到現在,已經二十年了,現在還有很多人在用這個品種。”
多年來,為保障臺山大米品牌的聲譽和品質,謝文青帶領團隊先后選育出“象牙香占”“臺香812”“臺農811”“金農香占”等通過省級審定的優質品種,并在臺山大面積種植;選育出“臺香921”“臺香811”等品種獲得植物新品種權證書。
臺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陳榮俊說:“謝文青一心放在工作上,選出了很多適合我們臺山種植的好的水稻品種,比如‘象牙香占’‘五星絲苗’等,提高了我們農民的經濟效益。他為打造我們臺山大米的品牌,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臺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良種示范場職員陳坤說:“青哥是我的師傅,更像是我的兄長,在工作上他總是很耐心,手把手地給我講解水稻培育上的知識,還有技巧細節?!?/p>
謝文青說:“作為一個從事農業的技術人員,就是希望我們的農業,能夠向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讓農民可以有更大的收入。我今后會繼續堅守本心,守護一方糧食安全,為農民增產增收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