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入選省級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 近三年推動1700多家規上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改造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日前正式發布《廣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集》(第二批)(以下簡稱《案例集》),我市入選《地方政府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篇章,成為全省三個入選城市案例之一。
早在2018年,我市便成立了全省首個地級市工業互聯網聯盟,著手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動更多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特別是近年來,我市印發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出臺工業互聯網專項資金、政銀保數字化貼息、大規模設備更新及企業技術改造等多項惠企政策,每年舉辦全市工業互聯網大會,深入園區、鎮(街)、行業開展80場數字化轉型研討活動。
在金融支持方面,我市有關職能部門聯合12家銀行、3家融資擔保機構實施“政銀保”融資項目,設立2億元風險補償資金池,建立“政府—數字化服務商—企業—金融機構”四方對接協作機制,安排3000萬元貼息資金,降低企業轉型融資成本。
同時,我市還建立了華為(江門)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面向企業高管和技術骨干、高校學生,舉辦20次工業互聯網人才培訓,培訓數字化人才1100人次?;A設施建設方面,我市建成1萬座5G基站,實現重點企業、工業園區5G信號全覆蓋,入選國家“千兆城市”。
在建立供需對接資源池方面,我市組建了市級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產業生態供給資源池,面向全國遴選166家數字化服務商,將13類343個數字化產品列入重點推廣產品目錄,涵蓋15條產業鏈。同時,由1家深耕細分行業的數字化服務商,聯合1類數字化集成服務企業和N個產業生態企業,組建“1+1+N”產業生態聯合體,面向5個行業組建13組聯合體,為700多家企業提供免費數字化診斷服務。
《案例集》顯示,江門近三年來新增9個國家級、12個省級、83個市級共104個標桿項目,推動1700多家規上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