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
Qzone
微信

【攜手奔赴現代化的明天】攀升,持續攀升,廣東外貿好勁??!

光明日報 2024年08月14日

“捏著一把汗!”

說起今年年初廣東外貿的情況,估計很多人都會是這種心情。

其時,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復蘇乏力,外貿依存度達64%的廣東,挑戰重重!

外貿,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向來是跑得最快的那輛,面對這種局面,速度受影響也就在所難免。

嶺南春早。春寒料峭也就是短暫的片刻,廣東外貿的“溫度”伴著氣溫升高也在一天天攀升,攀升,持續攀升!

新鮮出爐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廣東進出口總額5.17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9%,占全國比重20.8%,規模再創歷史同期新高……

日前,走馬廣東,我們看到的是這樣一番景象:各國訂單雪片一樣飛來,流水線開足馬力急速轉動,中歐班列一輛接一輛風馳電掣,滿載集裝箱的遠洋貨輪往來穿梭……

透著緊忙,溢著動能,火熱的大地上,飛起了一抹外貿“南粵紅”!

是什么繪就了這奪人的亮色?

搶占發展制高點,培育競爭新優勢,傳統生產力向新質生產力轉化

“爽!”

說起今年廣交會上簽下的一筆筆大單,肇慶理士電源外貿負責人遲曉鳳掩不住興奮,“平均每天有50多個客戶來咨詢,更有人帶著歐元現場‘拍’!”

“我們當地很缺太陽能電池,這些產品正好滿足我們的需求,以后可以長期訂購?!币晃皇状螀陌H肀葋啿少徤?,測試了中國電池后,迫不及待轉了定金。

和遲曉鳳一樣,很多廣東外貿人敏銳地發現,那些“人無我有”的中國產品在海外賣得特別俏,尤其是以光伏產品、電池、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三樣”。今年前7個月,廣州海關關區企業共出口“新三樣”產品101.3億元,同比增長51.5%。

“盡管面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但廣東經濟經受住了考驗,我們因勢而化,見招拆招,制造業正向價值鏈高端攀升?!鄙虅詹繃H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認為,廣東在全球經貿環境劇變中,加快了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3200件!這是廣汽2023年一年新增的專利申請量!

8.76萬平方米的總裝車間里,一條條全自動智能生產線有序滾動,一對對機器人手臂不停揮舞?!斑^去每60秒下線一臺,現在是53秒?!睆V汽埃安總裝車間高級經理張自初非常自豪。

少的這7秒,得益于上百臺設備的節拍優化?!?60名工人、220個工位,工作內容都做了調整?!睆堊猿跽f。

上半年,深圳電動汽車出口128.7億元,增長51.7%;珠海電動載人汽車出口增速更是高達225.4%……

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廣東正為實現傳統生產力向新質生產力的過渡轉化,積極下好搶占發展制高點、培育競爭新優勢、蓄積發展新動能的‘先手棋’?!睆V州市社會科學院現代產業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峰說。

“我們的‘先手棋’就是創新!”鼎泰高科負責人王馨如是說。

從東莞電子廠的“打工妹”,到創辦公司做鉆針貿易,再到帶領公司自主研發,她用“一根針”闖出了全球20%的市場份額。

“10余年專注研發一根針,最終完成微型刀具生產設備、涂層設備的國產化、智能化。率先突破0.03毫米,上千次鉆孔作業不斷裂、不卡折——這令外國企業艷羨不已?!蓖踯懊佳劾锿赋龅娜亲孕?。

“人無我有”怎么做到?真金白銀砸出來的!

告別拼土地、拼價格、拼勞動力的老路,加快智慧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以企業生產技術的整體提升,帶動轉型升級。2023年,廣東研發經費投入4600億元。

“廣東外貿新的增長點已培育起來,并開始獨當一面?!睂ν饨涃Q大學教授王健肯定地說,“東西過硬,海外市場哪有打不開的道理!”

“人有我優”,貼牌到創牌,粵商緊盯高質量發展

廣東是我國著名的制造業大省。傳統制造業如何“突圍”?廣東人的理念是:不想“人有我憂”,就要“人有我優”!

優,就是要在質量上下足功夫。

“2023年,增長15%!”東莞本土企業哈一代玩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肖森林說,他今年熱銷的“四季小花龍”,在100~200元價位段的生肖玩具中,全網銷量排名第一。

肖森林的企業成立于1999年,最初給歐美國家做玩具代工,薄利多銷讓他賺得了第一桶金??墒?,好日子沒有持續多久,隨著同類企業增多,利潤被攤得越來越薄,而人工成本也在噌噌上漲。

怎么辦?他把“突圍”的著力點放在了創牌上。

“打造品牌、設計產品,這跟以前純代工有天壤之別。我們這個行業,沒幾個人做品牌。人家不做,我們做!品牌捏在自己手上,就把握了市場主動權?!毙ど指袊@。

2023年初,穿行在美國紐約電腦商行的柜臺間,尚??萍级麻L程天樂臉上露出了不易察覺的笑:“瞧好吧,商機來了!”

他此行是專門來考察市場的,跑了十幾家,發現不少產品在打折,忙著清庫存。原因是,全是舊款。

他馬不停蹄趕回國內,召集人馬將那些舊款升級換代,光是一款主打品牌,就擴充了100個新SKU(庫存單位)。還是那個品牌,因為有了十多款新品,當年他的銷售額增長就超過了50%。

只有夕陽產品,沒有夕陽產業。不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該淘汰的就得淘汰。鳳凰涅槃,除舊換新,才能闖出市場新天。

掃地機器人,早已不是什么新玩意兒。然而,深圳云鯨智能創新有限公司生產的“云鯨J4”卻成了海外線上的爆款。在加拿大,主婦們以擁有一臺“云鯨J4”而自豪。

賣爆靠什么?云鯨智能創始人張峻彬透露了一個“商業機密”: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占領先機,就必須有自己的“絕活兒”。不少機器人拖地時總有照顧不到的地方。通過一系列的技術攻關,他們發現了掃地機器人的一個“bug”(缺陷)——兩塊圓形拖布間有道縫兒。

問題解決了,市場的大門自然也就打開了。

在廣東,追求高質量,不僅表現在生產領域,也表現在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

“5分鐘就搶空了!”7月13日,一場名為“廣東‘荔’量,馬來飄香”的荔枝展銷會在馬來西亞檳城進行,檳城光華展館負責人很興奮,“很久沒有這么熱鬧的場面了,人們都推著購物車整車整車地裝,不夠賣,根本不夠賣!”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崩笾Ρur,自古就是難題?!耙郧皠e說出國,出省都費勁?!睆V東澤豐園農產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林波感嘆。

高質量的保鮮技術,如今被林波他們掌握了——那就是“凍眠”技術。

“主要采用傳熱速率快的浸漬速凍技術,是空氣冷凍效率的20倍和傳統液氮冷凍的2倍。它能讓荔枝保鮮期延長至少一年,讓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都能吃上新鮮荔枝?!比A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曹庸說。

對廣東優質的營商環境和產品銷售環節的高質量,美國商人布蘭登深有感觸?!皬V東跨境電商很神奇,在這個平臺上,我能實時掌握美國要什么、要多少,中國哪里產得出、造得好。我可是飲了中國跨境電商的‘頭啖湯’!”這個“中國通”口音里竟然透著廣東味兒。

今年上半年,廣東跨境電商進出口超4200億元,年均增速達71.4%。

打破平臺期,正在邁向質的突破,廣東外貿活力澎湃

廣東外貿困境中大幅攀升,除了本身雄厚的經濟底蘊,也與各級黨委政府“店小二”般的悉心服務分不開。

“要與企業同奮斗?!?月18日,廣東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提出這樣的要求。

外貿穩大盤促增長8條、內外貿一體化14條、阿聯酋拓中東非洲市場8條、跨境電商12條……“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外部環境中,聚焦外貿企業關注,廣東一系列政策措施精準有力?!鄙虅詹垦芯吭簩W位委員會委員白明評價說。

2024新年伊始,珠海市金灣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工作人員就忙起來了。黨組書記、局長李成鏗帶著大家摸排了333家企業,到手的情況讓他皺起了眉頭:21%的企業反映,技術工人緊缺,招人困難。

開就業招聘會、建勞務工作站……沒過多久,一批批來自貴州習水、云南貢山的技術工人絡繹不絕地填充了那“21%”。

“春風行動”“南粵春暖”“揾工在廣東”重點企業直播帶崗……一系列舉措為外貿“南粵紅”奠定了堅實的人力基礎。

眼瞅著手上的訂單越來越多,珠海海格爾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于波卻為公司賬上的流動資金不夠發起了愁。

融資難、融資貴,是中小外貿企業面臨的普遍問題。

廣東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適時推出了“出口訂單融資”業務。憑出口訂單就可以申請融資,金額最高可達訂單額的70%。這些短期本外幣融資,有效支持了出口訂單生產。

這不,李于波面臨的難題迎刃而解:“終于可以鉚足勁兒大干了!”

這幾天,來自廣州、珠海、佛山、惠州港口的駁船正在經深圳港“出?!?。原本受限于水網航道水深不足的各支線碼頭,在“大灣區組合港”模式的助力下,奔赴世界各地。

“大灣區組合港”,由“深圳樞紐港+珠江沿線支線港”組成,進出口貨物可在支線港快捷辦理通關手續,實現海關監管貨物24小時跨港區快速流動。

“我們綜合應用多種技術,最大程度減少了對貿易流程的干預?!鞭k完一單手續,深圳招商局港口(華南)營運中心商務部終端客戶高級經理魯寧急匆匆點開另一個單,長舒一口氣。

“手續簡單多了!”深圳一家經營光伏板的外貿企業負責人盤算,“貨物堆存期從7天縮到2天以內,能省30%的報關成本!”

通關只是貨品走出國門的第一步,如果發了貨買家不給錢,或者當地政局動蕩拿不到錢怎么辦……

“有政策性出口信用保單啦!有了它,我們再也不用擔心收不回貨款了?!闭貞c封開勞特化工有限公司負責人羅偉杏參加完政策宣講會,心里一塊石頭落了地。

為護航中小外貿企業“出?!?,今年5月底,廣東省商務廳與承保機構中國信保廣東分公司合作,推出了普惠服務——政策性出口信用保單,符合條件的中小外貿企業,可獲得最高15萬美元的出口信用保險保障。截至目前,廣東全省已有2萬多家中小微企業申領。

“量的增長到了平臺期,質的突破還處在醞釀期?!币荒昵暗母哔|量發展大會上,廣東作出如是研判。

就今年上半年的外貿形勢看,“醞釀期”似乎正在縮短。但是在采訪過程中,務實的廣東人卻表達了謹慎的樂觀……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一直領風氣之先。我們堅信,憑著敢為人先的精神和不屈不撓的韌勁,廣東一定會將這一“醞釀期”縮短、再縮短。

(南方日報記者 唐子湉 石磊 本報記者 吳春燕 唐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