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市首個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千畝示范片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
農業要強,離不開科技賦能。在開平市首個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千畝示范片,水稻在生長過程中實現全程綠色防控,生產和生態維護初見成效,促進了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來看報道。
這里是開平市赤水鎮沙洲村,夏日的夜晚,稻田里蛙聲蟲鳴,點點綠色熒光一閃一閃,抬頭一看,萬畝稻田間一大片熒光在閃爍,星星點點,璨若星河。
開平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 高級農藝師 戚文輝:這是 “稻飛虱光波式行為干擾儀”。這盞燈的原理是在夜間,利用其特定波長和經編程的光照強度高低頻率變換,影響夜間稻飛虱視覺感受器,干擾其求偶、產卵、孵化等行為,最終影響抑制稻飛虱種群生長發育。
稻飛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蟲之一,對水稻生產造成比較嚴重的危害。一般能夠造成水稻生產損失10%至20%,嚴重時甚至會造成水稻失收。為大力發展優質水稻種植,今年年初,開平市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在赤水鎮沙洲村建設該市首個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千畝示范片。
開平市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 高級農藝師 戚文輝:通過應用生態調控、生物防治、物理誘控、科學用藥等全程綠色防控技術措施,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推動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開平市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在該示范片里安裝稻縱卷葉螟、二化螟性信息素誘捕器1000個,稻飛虱光波式行為干擾儀700多個,投放赤眼蜂球3000多個,開展統一噴施生物制劑1000畝,示范片水稻病蟲綠色防控覆蓋率達100%。
廣東嘉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種植部負責人 張健相:安置了這些設備,真的減少了稻飛虱和蟲害。
開平市赤水鎮沙洲村村民 周梓練:有很好的效果,蟲害少了,既降低了我們的成本,又提高了我們種田的畝產量。
通過開展綠色防蟲防控技術,開平市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千畝示范片生產和生態維護初見成效,總體防治效果達85%以上,農藥使用量減少10%以上,示范片喜獲豐收,平均畝產增產10%,村民種糧的積極性得到提高。
廣東嘉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種植部負責人 張健相:以前是畝產700—800斤左右,現在可以達到1千斤每畝,每畝增產幾百斤。我們是通過“公司+農戶”一起合作種植,只要產量高了,收購價又可以提高百分之五,所以很多農戶都喜歡和我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