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
Qzone
微信

唱響碉樓下的藝術黨課 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江門臺 2024年07月20日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發揮全國“三下鄉”活動示范項目“碉樓下的黨課”品牌效應,用藝術形式唱響時代主旋律,2023年7月,開平市正式啟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碉樓下的藝術黨課,通過多方融合聯動,用音樂上黨課、用藝術學黨史,推進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讓大家在黨味、僑味和趣味的課堂中得到教育,不斷提升基層宣講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資源跨界聯動

實現黨課由“一人講”到“一群人講”

碉樓下的藝術黨課堅持守正創新,在參與主體的凝聚上,上接“天線”,下接“地氣”,更廣泛地凝聚專業講師、干部群眾參與到活動中,齊上黨課、齊唱贊歌、互動交流,場面氛圍特別“紅”。

部門多向聯動

碉樓下的藝術黨課充分整合了江門“音樂黨課”、江門市音樂家協會掛點開平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文藝志愿服務下基層活動、文明單位結對共建文明實踐陣地等三項資源。同時,項目由開平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文聯聯合主辦,市委黨校提供理論指導。

特聘江門市音樂家協會為碉樓下的藝術黨課提供藝術指導。


“興僑都文化 育時代新風”——碉樓下的藝術黨課邀請了廣東省優秀音樂家、五邑大學美育教育中心副主任馮明曦擔任主講,江門市音樂家協會歌劇藝術專業委員會會長許柳擔任演唱嘉賓。

師資多元聯動

項目特聘請江門市音樂家協會作為開平市碉樓下的藝術黨課藝術指導單位,并廣泛吸納文藝協會、教育系統的思政、歷史、音樂老師為講師資源,成立志愿服務講師隊35人。

成立開平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碉樓下的藝術黨課志愿服務講師隊。 

群眾多方聯動

將群眾參與互動作為課程最重要的環節進行課程設計,如全場大合唱、身邊人講身邊事、群眾有獎互動答題,更廣泛地讓現場群眾作為黨課的分享者、參與者、體驗者。   

在“看家鄉新變化 頌黨恩再出發”——碉樓下的藝術黨課上,百人合唱《我和我的祖國》,共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


藝術黨課上,參與活動的群眾積極互動答題。

課程精心設計

實現黨課由“滿堂灌”到“滿堂彩”

碉樓下的藝術黨課打破了思政教育“抽象”“遙遠”“枯燥”的傳統印象,將黨史、理論、文藝、宣講等元素融于一體,融入演唱、舞蹈、樂器演奏、朗誦、情景劇等10余種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以“高體驗感”真正實現了融入百姓生活,深入群眾心里的目標,讓基層理論宣講更“冒熱氣”“聚人氣”。

融入歷史 讓黨課更具黨味

黨課設計注重“鮮”,開平以重要節點為契機講述重要黨史故事,從中領悟黨的創新理論。2023年以來,講師團隊分別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烈士紀念日、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74周年等重要節點,講述不同階段黨史故事。

“幸福的定義”——碉樓下的藝術黨課以烈士紀念日為契機,用藝術結合黨史,講述革命先輩愛國愛鄉精神,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融入藝術 讓黨課更具趣味

巧用“舞”“樂”“唱”“講”“賞”等藝術形式,以體驗式、沉浸式的宣講方式,打開大家的“通感入口”。如講述愛國華僑司徒慧敏時,播放《義勇軍進行曲》唱片母版,將現場觀眾記憶帶回抗日救亡時期;隨著一封絕筆信將活動拉開帷幕,學生深情誦讀帶領大家沉浸式走進革命先烈勞培黨史故事;等等。

??在“追尋紅色理想,延續革命精神”——碉樓下的藝術黨課上,學生深情誦讀絕筆信,帶領大家沉浸式走進革命先烈勞培黨史故事。  


??“童心淬煉向黨魂 薪火相傳筑未來”——碉樓下的藝術黨課以樂器演奏等藝術形式帶領師生們回顧中國少年先鋒隊的發展故事。  

融入僑鄉 讓黨課更具僑味

藝術黨課不管在內容上、形式上都融入僑鄉本地特色。結合開平本土紅色故事,講述周文雍陳鐵軍、南樓七烈士、謝永寬、謝創等一批批僑鄉愛國英雄人物;創作開平民歌唱響黨史故事;在語言組織上,用老百姓更加喜歡、耳熟能詳的方言進行對話互動。

在“愛國情深 強國有我”——碉樓下的藝術黨課上,開僑學子通過情景劇等新穎形式,生動再現開僑中學第1號學生謝永寬烈士紅色故事。


在“赤子僑心 情系家國”——碉樓下的藝術黨課上,主持人邀請開平賣雞調代表性傳承人梁淑苗老師現場教學,帶領觀眾用竹板打拍子、唱民歌。

線上線下結合

實現黨課由“引進來”到“送出去”

碉樓下的藝術黨課在可視化傳播、流量化帶動上勇于探索,注重傳播渠道上的創新,由團隊精心策劃每節藝術黨課,線下推進藝術黨課“六進”到基層,線上采用短視頻和慕課進行多渠道傳播,真正讓黨課飛入尋常百姓家。  

更注重下基層傳播

提升藝術黨課影響力,開平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更加注重聚焦主題,將每場藝術黨課送到碉樓旁、基層里,實現進機關、進學校、進鄉村、進社區、進紅色教育基地、進軍營等“六進”。

碉樓下的藝術黨課進校園。


碉樓下的藝術黨課進軍營。


碉樓下的藝術黨課進鄉村。

更注重上網絡傳播

擴大媒體傳播力,開平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將每節課精彩瞬間制作成短視頻進行傳播。截至目前,已有逾1.5萬點擊量。同時,接下來將進行10節慕課制作和點單派單送課下基層線上線下方式,將藝術黨課呈現給每位群眾。

將碉樓下的藝術黨課制作成短視頻,通過“文明開平”視頻號及公眾號進行傳播,擴大藝術黨課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碉樓下的藝術黨課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接地氣的方式,把愛國主義教育、黨史學習教育、黨的創新理論送到群眾家門口,飛入尋常百姓家,實現黨的創新理論高效傳播,成為群眾愿意聽、聽得近、還想聽的黨課,收到群眾的好評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