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鄂倫春族非遺小隊到鶴山龍口鎮霄南村開展文化交流活動
江門臺 2024年07月25日
前天( 7月23日),一場極具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動在鶴山市龍口鎮霄南村舉行,來自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非遺團隊的斗熊舞與龍口鎮醒獅團展開了深度的交流與碰撞。
斗熊舞是內蒙古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顒又?,鄂倫春自治旗的表演者們身著特色服飾,生動演繹了斗熊舞這一傳統舞蹈,展現了鄂倫春族勇敢、堅韌的精神風貌。
鶴山獅藝入選廣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名錄。當天,龍口鎮的醒獅團隊也進行了精彩紛呈的醒獅表演。醒獅靈活多變的動作和富有力量感的表演,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喝彩。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大使 李京陽:霄南村是鮮卑族的后裔的聚居地,鮮卑文化也是繼續在保持,村子不是很大,但是相關的歷史展示非常多,比如村史、鮮卑源氏家族遷徙路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這里進行了很好的宣傳。
此次交流活動促進了鄂倫春族斗熊舞與鶴山醒獅文化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學習,也為兩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鶴山市龍口鎮文體服務中心 麥曼儀:這次交流不僅增進了雙方的了解和友誼,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相互學習、借鑒的機會。鄂倫春族的歌舞等文化表現形式,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體驗和啟發,同時,我們的牛肉、涼茶制作技藝以及醒獅文化,也讓他們感到新奇和喜愛。這次交流讓我們意識到文化傳承和保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