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赤坎:從紅色僑鄉到農文旅發展高地
江門開平赤坎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這里一座座歷經滄桑的碉樓騎樓,承載著先輩用血汗鑄就的家國記憶、紅色傳奇。近年來,赤坎鎮深挖“紅”“僑”資源,聚焦農文旅產業發展,推動美麗圩鎮和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實效。
走進赤坎鎮南樓紀念公園,南樓靜靜屹立于潭江北岸,這是僑鄉抗戰史中的不朽豐碑。1945年7月,日軍兵分三路進犯赤坎,7名司徒氏四鄉自衛隊隊員堅守南樓阻擊敵軍水路撤退,前后共計10天,擊斃日軍16人,他們均為華僑、僑眷,最終獻身抗日事業,被譽為“南樓七烈士”。如今,南樓已成為當地的愛國主義教育“活教材”和紅色旅游熱門目的地。
開平市世遺風韻農文旅融合發展產業園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梁健安說:“南樓村依托紅色資源推進紅色美麗村莊建設,目前‘紅色堡壘’工程完成了85%,南樓紀念公園‘七烈祠’南樓黨建文化展陳中心的策劃設計項目正在推進?!?/span>
80年后的今天,硝煙盡散,百年商埠煥新顏。乘著“百千萬工程”的東風,赤坎鎮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道路,推動赤坎華僑古鎮從“文化記憶載體”向“沉浸式體驗場域”蝶變。近200個文化體驗、特色商業項目星羅棋布,大型活動、熱門綜藝紛紛聚焦,今年1-7月,景區累計接待游客220.89萬人次,同比增長13.54%。
赤坎鎮還重點推進古鎮周邊35條自然村的風貌提升和產業發展。在紅溪村鷹村里,赤坎鎮依托村內碉樓、民居、竹林、農田等資源,打造“鷹村田園綜合體”項目。今年初“鷹村營地”開門迎客,春節期間吸引游客約5萬人次,營收達30萬元。店長陳俊華說:“現在鄉村的環境越來越好,古村落煥新、新業態進駐,為當地村民、青年回鄉發展提供了一片廣闊的天地。未來,我們將規劃精品、親子民宿約50間,配備各類私房菜餐廳、赤坎家宴、營地廚房等,打造鄉村露營地、研學中心、碉樓咖啡、竹林茶社等?!?/span>
今年1月,赤坎大道建成通車,市民游客前往古鎮及周邊鄉村更加便捷。近年來,赤坎鎮高標準完成典型鎮規劃編制、美麗圩鎮“七個一”項目,下功夫攻堅污水、垃圾、公廁“三大革命”及“六亂”治理。如今的赤坎,路通燈亮河清,古鎮文旅紅火,新區日新月異。經過一年的精雕細琢,赤坎僑小館從網紅商業體變身高端精品酒店,今年“五一”正式試業,這座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文旅地標,見證著赤坎新區的崛起。店長楚海說:“我們在店內融入了一些僑鄉文化,讓客人可以感受到華僑以前對國家作出的杰出貢獻,一些游客慕名而來。周邊街區的商業、旅游、文化等方面做得非常不錯,每天肉眼都可以看到赤坎新區在不斷進步、不斷改善。”
過去三年,赤坎鎮成功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鎮、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鎮(創先級),獲評省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先進集體、省鄉村治理示范鎮。赤坎鎮所在的“邑美僑鄉 世遺風韻”鄉村振興示范帶成功入選省十大鄉村振興示范帶。
開平市世遺風韻農文旅融合發展產業園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梁健安說:“接下來,赤坎鎮將推動南樓村與古鎮、碉樓景區聯動,打造紅色旅游線路。推動僑小館酒店加快完善餐飲業態,依托開平不夜城規劃建設新區商貿娛樂綜合平臺,充分利用安置房、商業體、鄰里中心及新區儲備地塊等資源開展文旅產業精準招商,力爭在赤坎新區招商引資工作上實現新的突破?!?/p>
記者:甄曉晴
編輯:陳珊迪
二審:艾曾
三審:曾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