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
Qzone
微信

江門:培育文明鄉風 為“百千萬工程”凝心鑄魂

江門臺 2025年04月24日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滋潤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近年來,江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開展全省農村精神文明創建五大行動為抓手,大力弘揚新風正氣、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僑都鄉村大地上處處煥發新氣象,為實施“百千萬工程”提供了堅實保障。

價值引領是鄉風文明的根基。近年來,江門立足鄉土實際,推出碉樓下的黨課、榕樹下的黨課等“七彩流動課堂”,“碉樓下的黨課”項目獲評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示范項目。同時,在全省創新打造“理論+藝術+志愿服務”的“藝術黨課”宣講模式,“音樂黨課”點單火爆、廣受好評,被中國文聯評為優秀志愿服務項目。如今,全市已組建起近3000人的百姓宣講隊伍,持續推動黨的聲音根植廣袤鄉土、傳入千家萬戶。

新會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副主任陳晚翠介紹說:“我們這支隊伍帶著為‘百千萬工程’量身定做的音樂黨課,把群眾通俗易懂的宣講送到村鎮。希望用深入人心的理論宣講,讓大家更加支持‘頭號工程’?!?/p>

文明鄉風,移風易俗是關鍵。近年來,在全市1056個行政村實現村規民約修訂全覆蓋的基礎上,江門深入開展農村移風易俗、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全市865個村探索推行文明積分管理模式,以“小積分”撬動鄉村治理“大文明”。家訓家風傳承方面,持續擦亮“啟超文化的誕生地”城市名片,成立梁啟超家教家風家長學校和講師團,開展活動106場,受眾約2.4萬人次,梁啟超故居紀念館獲評首批“廣東省家教家風實踐基地”。

新會區會城街道茶坑村駐村第一書記陳俊穎介紹說:“茶坑村將梁啟超先生鄉治文化內涵與當代基層治理、文明鄉風建設相結合,打造了啟超學堂、啟超家風大講堂、無負今日文明講堂等品牌活動,豐富了農村精神文化生活,讓啟超文化通過活靈活現的形式傳遞到群眾心中?!?/p>

近年來,江門深入推進文明實踐活動引領鄉風文明建設。全市873個文明單位與各級文明實踐陣地結對共建,去年開展共建活動超1500場;實施省內首創的“文藝結對”新機制,推動各級文藝家協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掛點聯系,將文藝志愿服務送到最基層、走進群眾心。針對鄉村“趁墟”的傳統習俗,江門因地制宜推出文明集市、圩日、夜市,讓傳統文化、鄉土風情與現代潮流碰撞出新火花。

開平市塘口鎮在傳統節日組織的文明墟日活動,每次吸引近萬名村民游客紛至沓來。游客余女士說:“塘口變化很大,我特意回來逛一逛,參與一下活動?!?/p>

江門市音樂家協會理事張煒燁說:“演出融入地域文化特色,通過浪漫的藝術形式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觀眾在體驗傳統節日氛圍之余,進一步弘揚文明新風尚。”

與此同時,江門全力推進鄉村文化空間營造,將農家書屋、圖書館分館、鄉村學校少年宮、文化祠堂、鄉村禮堂等公共文化服務陣地“融起來”“活起來”,把部分農家書屋與旅游景點、鄉村民宿創新結合,打造時尚“出圈”的“無負今日”書房111座。位于開平市塘口鎮的先鋒天下糧倉書店,通過“精神食糧”重新展現昔日糧倉風采,為讀者營造了一個極具地域特色、人文理念、創意內涵的精神文化場所,成功上榜“最美公共文化空間”。開業以來,書店人氣居高不下,輻射帶動當地文旅發展遍地開花、消費火熱。

讀者蔡先生說:“糧倉活化做得很有特色,我第一次進來這里,看到很多書籍,品種很齊全,了解到很多民風民俗知識?!?/p>

開平市文旅創業孵化基地進駐項目負責人勞佩慈說:“我覺得這里的文創氛圍很好,進駐了很多企業,開平的本土元素很豐富。我們想在這里開發文創產品,通過文創產品孵化,提高鄉村農民文明素質和鄉風?!?/p>

(記者:甄曉晴 編輯:丁飛 二審:黃娟 三審:張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