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青年黎正文:逐夢僑鄉 搭建文旅融合雙向奔赴平臺
隨著粵港澳大橋、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的相繼開通,江門僑鄉正吸引著越來越多港澳有志青年前來投資興業,共謀發展。今天,我們一起來聽聽澳門青年黎正文在江門開平的創業故事。
黎正文是一位80后設計師出身的創業者,六年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頒布,讓他敏銳地看到灣區發展的巨大潛力,從小受父輩僑商情懷浸染的他,決定回到家鄉江門“先行先試”。
澳門江門青年會監事長、廣東澳月長風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黎正文說:“踏進灣區開展調研、創業,這些都是先行先試的舉措?!?/p>
開平塘口,近年來以“開平碉樓與村落”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為核心資源,著力構建“世遺廊道”文旅發展軸線,通過“修舊如舊”的活化保育策略,將塘口舊墟街區、天下糧倉等特色資源串珠成鏈,構建起全域沉浸式文旅體驗新格局。黎正文表示,正是這種創新實施的文化保育模式,讓他看到塘口與澳門舊城活化經驗能夠形成共振效應的可能。
黎正文說:“塘口這邊有世界文化遺產的旅游模式,也有一些類似澳門舊城區的文化保育這樣的歷史文化旅游發展,加上在當地政府引導和協助下,推薦了塘口墟天下糧倉這個地標性的建筑,于是我們在這里開發糧語 · 藝術公社項目?!?/p>
黎正文的想法,很快得到澳門江門同鄉會僑領的支持,并投資創辦了廣東澳月長風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專注塘口鎮鄉村改造與文旅開發業務。2022年,經過團隊對僑鄉建筑肌理與文化基因的深度解碼,總投資1500萬元的糧語。藝術公社項目正式落地。
黎正文說:“項目包含四個不同的空間,我們現在身處的就是餐飲空間——紅八餐廳,另外還有劇場空間、音樂演唱空間和戶外廣場空間。同時,我們也針對這四個空間對外進行招商,希望通過我們這個平臺,引進更多澳門的項目和人才?!?/p>
糧語 · 藝術公社餐飲總監艾羅沙說:“最初來開平,我覺得塘口這邊有點偏僻,但經過這一年半的來往接觸,(我發現)開平塘口這邊每逢節假日、周末都很多游客,文旅做得很不錯,所以我就有信心加入糧語項目一起運作?!?/span>
如今,糧語 · 藝術公社已正式開門迎客,這座昔日承載糧食儲備和加工功能的糧倉與碾米廠也蝶變成為集非遺演藝、民間藝術、跨媒體創意及休閑生活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文化地標,為當地探索出“文化遺產活化+文旅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實踐”的可持續發展路徑,也成為了澳門和開平青年交流互動的重要平臺。
塘口居民張女士說:“這幾年多了很多香港、澳門的人回來創業,現在的塘口可以說每年都不一樣,日新月異,越變越好,也希望有更多人來到我們的家鄉創業?!?/p>
乘著粵澳港大灣區深度融合發展的機遇,黎正文表示,未來他還將帶動更多港澳青年齊聚開平,通過“青年創想+在地文化”的跨界碰撞,共同探索更多兩地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機遇、新可能。
黎正文說:“(我會)繼續發揮雙重(身份的)積極作用,透過不同的平臺,持續引薦更多澳門青年來到江門這里融入國家發展,融入灣區發展,也會帶動更多產業上的新活力,(促進)優勢互補,相輔相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