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組合拳” 為江門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
江門市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節點城市,多年來始終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來抓。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明確提出,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圍繞做實“一點兩地”全新定位,把實施國務院部署的“高效辦成一件事”清單管理機制,作為新一年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著力點,同時落實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加快完善招商引資、招標投標、社會信用、產權保護等體制機制。
拓展“高效辦成一件事” 讓“數據跑腿”代替“群眾跑腿”
“高效辦成一件事”是政務服務從供給導向向需求導向的革命性變革,是優化營商環境的“牛鼻子”工程。去年以來,江門市通過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管理機制和常態化推進機制,實現一批高頻、面廣、問題多的“一件事”高效辦理,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持續激發經濟社會發展內生動力。前來市行政服務中心辦理公司名稱以及經營范圍變更業務的市民劉女士表示,原本繁瑣復雜的業務,現在只需跑一次就能完成,“現在一次性就完成了公戶的信息變更、稅務登記信息的變更,對我們企業來說方便又便捷。”
目前,江門已高質量完成國家明確的18個“高效辦成一件事”任務,重點項目辦理時限總體壓縮48%,跑動次數減少82%。今年,我市將推動更多“一件事”主題上線,讓“數據跑腿”代替“群眾跑腿”。江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注冊科科長王軍鵬說:“通過信息化整合為‘一件事’,由‘群眾跑’變為‘數據跑’,實現了‘一套材料、單次采集、多方共用’,使辦事群眾足不出戶即可一次辦理相關業務。”
銜接港澳 接軌國際 以“僑”為橋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格局
近年來,我市積極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政務服務高地,打響“江門易辦事”政務服務品牌,完善“政務服務好辦、民意訴求速辦、灣區服務通辦”服務體系。今年,我市將進一步推進“跨境通辦”等政務服務,打造銜接港澳、接軌國際的營商環境,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格局。
江門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審批協調服務科負責人劉海蘭說:“一方面持續拓展跨境通辦服務,另一方面,助力‘灣事通’泛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粵港澳三地居民提供便捷的一站式的‘僑都’跨境服務。”
聚焦痛點難點破堵點 工業200強服務專班解難題促發展
工業是江門經濟發展的“穩定器”,前200強企業是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主力軍。記者從江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中了解到,2024年,工業200強企業服務專班共收集到企業訴求問題事項193項,目前已辦結179項,辦結率達92.7%,為企業解決了一批發展過程中的痛點堵點。接下來,服務專班將積極推動訴求事項多途徑解決機制和建立重點企業服務評價通報機制,切實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
落實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 夯實經濟高質量發展制度基礎
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與優化營商環境,共同構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制度基礎。我市將緊扣國家統一大市場建設要求,重點在招商引資、招標投標、社會信用三方面發力。下一步,將通過創新招標投標項目管理體制機制,推行遠程開標、遠程異地評標;上線運行江門市一體化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平臺;與珠海、中山探索開展信用合作共建,爭創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
優化營商環境“組合拳” 為江門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激活僑鄉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更是江門在灣區競合中實現“彎道超車”的核心籌碼。今年,我市將進一步推出優化營商環境“組合拳”,為江門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江門市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陳振中表示:“一是深化審批改革,拓展‘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場景,推動更多本地‘高效辦成一件事’主題上線;二是規范涉企監管,實施更為全面的‘綜合查一次’,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大力推行‘亮碼入企’工作;三是精準惠企紓困,打造‘惠企政策計算器’,提升企業獲取惠企政策的便利度;四是提升開放水平,構建多維度企業‘走出去’服務體系,用好僑務資源,助力企業拓展海外市場。”
記者:黃嘉穎
編輯:陳珊迪
二審:潘小波
三審:黃振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