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
Qzone
微信

清華國學研究院成立100周年紀念活動之“四大導師”故鄉行在江門舉辦啟動儀式

江門臺 2025年03月31日

今年是清華國學研究院成立100周年,梁啟超先生是清華國學“四大導師”之一。3月28日至30日,由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清華校友總會主辦的清華國學研究院成立100周年紀念活動之“四大導師”故鄉行在啟超先生故里、中國僑都——廣東江門舉辦啟動儀式,并開展“自強不息、厚德載物”2025年兩岸清華校友交流活動。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原校長顧秉林,清華校友總會副會長、清華大學黨委原常務副書記、副校長姜勝耀,國務院原參事、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施祖麟等逾百位兩岸清華校友走進江門。廣東省委臺辦主任鐘揮鍔、江門市委書記陳岸明、市委副書記鄭澤暉出席有關活動。

2019年,習近平主席在天津考察梁啟超先生舊居時,高度贊賞梁啟超先生的愛國情懷和優良家風。梁啟超先生于1902年率先提出“中華民族”概念,1914年在《君子》演講中首次凝練提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思想,對凝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中華兒女大團結貢獻至偉。陳岸明在致歡迎詞中強調,梁啟超先生在家鄉人民、廣大清華校友心中有著崇高地位和深遠影響。為紀念梁啟超先生誕辰150周年,2022年應江門市邀請,北京清華大學校友總會、建筑學院、校史館給予了大力支持,30多名清華師生克服了新冠疫情帶來的大量困難,精心規劃設計、現場指導施工,高水平完成了先生故居、紀念館修繕提升工作。2024年9月梁啟超故居紀念館榮獲國家頒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

江門與清華大學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校地情誼,清華校史上留下了眾多江門人的身影。34名江門籍院士中就有建筑學家梁思成、考古學家梁思永、高能物理學家鄺宇平、微波理論學家林為干等7人在清華大學學習或任教,江門五邑大學創校校長葉家康也是來自清華大學。長期以來,江門海內外鄉親傾力支持清華大學建設,如伍舜德、呂志和、李文達等著名鄉賢都曾向清華大學捐贈資金建設教學樓、圖書館。

在梁啟超故居紀念館,兩岸清華校友參觀了“強國夢 中華情”梁啟超生平史跡專題展覽,一起栽種“同心樹”,舉行兩岸清華學子談啟超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座談會、“梁啟超與中國傳統學術的近代轉型”學術研討會,共同追懷先生高尚風范、卓越貢獻,感悟濃烈家國情懷,傳承弘揚“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清華校訓精神。

當前,江門作為中國僑都、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正全面落實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搶抓深中通道、黃茅??绾Mǖ澜ǔ赏ㄜ嚨臍v史機遇,深入實施“科技引領、工業振興、園區再造、港澳融合、僑都賦能、人才倍增”六大工程,奮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新增長極,為兩岸清華校友合作交流、發展事業提供了廣闊空間。

在江門期間,兩岸清華校友還前往江門雙碳實驗室、江門市安全應急產業園、中國僑都華僑華人博物館、中國(江門)“僑夢苑”華僑華人創新產業聚集區、廣東潤宇傳感器股份有限公司、江門得實計算機外部設備有限公司等地,考察調研江門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僑務工作情況,圍繞科教、產業、人才等領域合作展開交流探討。此外,清華大學天文系副主任、教授蔡崢,清華大學工研院院長唐杰到圭峰山調研考察天文科普工作。

此次江門之行讓兩岸清華校友收獲頗豐、感悟良多。大家表示,江門人杰地靈、英才輩出,這次走進啟超先生的家鄉,共同研討弘揚啟超文化,對于每一位清華人都有著特殊的重要意義。同時,大家還看到,江門有著優越的區位交通、扎實的產業基礎、廣闊的發展空間、獨特的僑務資源等綜合優勢,現代產業增勢強勁、發展活力持續迸發,經濟發展展現出強大后勁和蓬勃生機。大家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與江門增進交流合作,在大灣區、啟超先生故里書寫更多創新創造成果,共同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清華大學哲學系系主任唐文明、清華大學哲學系副教授高海波,江門市領導蔡德威、周佩珊、夏天參加有關活動。

(通訊員/莫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