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如何 “管重”?江門市疾控中心權威指南來了
體重管理不是“千人一面”,孕媽媽、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群體的健康需求更需精準呵護!2025年是體重管理年,江門市疾控中心特別推出特殊人群體重管理專題,為您提供科學、安全的體重管理建議!
孕婦:合理增重,保障母嬰健康
孕期體重增長標準(根據孕前BMI調整):
偏瘦(BMI<18.5 kg/m2):建議增重11.0-16.0 kg;
正常(BMI 18.5-24.0 kg/m2):建議增重8.0-14.0 kg;
超重(BMI 24.0-28.0 kg/m2):建議增重7.0-11.0 kg;
肥胖(BMI≥28.0 kg/m2):建議增重5.0-9.0 kg。
管理建議
均衡飲食,增加優質蛋白、膳食纖維攝入。
適度運動(如孕婦瑜伽、散步)。
避免高糖、高脂飲食,控制妊娠期糖尿病風險。
老年人:保持適宜體重,預防肌少癥
老年人BMI建議維持在20-26.9kg/m2,避免過胖或過瘦,維持肌肉量。
管理建議
飲食:增加蛋白質(如雞蛋、魚肉、豆類)+ 鈣和維生素D(如牛奶、深色蔬菜)。
運動:抗阻訓練(如彈力帶、深蹲)+ 有氧運動(快走、太極拳、八段錦)。
監測:定期測量體重、腰圍,警惕“隱性肥胖”(體脂高但體重正常)。
慢性病患者:控體重,穩代謝
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患者,應控體重,穩代謝。
管理建議
糖尿?。旱吞秋嬍常ㄈ缪帑?、糙米),減少精制糖攝入。
高血壓:低鹽飲食(每日<5g),增加鉀攝入(如香蕉、菠菜)。
脂肪肝:減少酒精、高脂食物,增加卵磷脂攝入(雞蛋、大豆)。
運動:選擇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相結合,高血壓患者要避免劇烈運動。
兒童青少年:培養健康習慣,預防肥胖
家長需關注:生長發育曲線比BMI更重要!
管理建議
保證谷類、蔬菜、水果、蛋白質類食物的均衡攝入,減少油炸食品、含糖飲料和零食的供應。
避免長時間靜坐,每天≥1小時中高強度運動(跳繩、打球)。
保證充足睡眠(學齡兒童9-12小時/天)。
特別提醒:
特殊人群減重需“穩”字當頭?!
避免極端節食或劇烈運動;
建議在醫生或營養師指導下制定個性化方案;
定期監測體重及健康指標(如血糖、血脂)。
本文參考文獻:1.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體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