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
Qzone
微信

江門2025年十件民生實事出爐

江門臺 2025年02月28日

2月28日,江門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以差額票決方式,選出2025年10件民生實事項目,分別為:加大老年人關懷服務力度;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和推進醫保服務便捷化;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提高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和關愛服務水平;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推動城鄉教育均衡和科普教育創新;因地制宜統籌推進城鎮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穩定就業保障和溫馨暖心服務;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和公共充電設施建設;開展關愛孕產婦、新生兒健康服務。

一、加大老年人關懷服務力度

為至少1500名失能老年人免費提供健康管理、康復護理及指導、心理支持和能力綜合評估等上門服務。推動醫養深度融合服務,推動實現65歲及以上老年人醫養結合服務率超過40%,城鄉社區規范健康管理服務率達到65%。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開展養老服務人員專業技能培訓不少于2800人次,實現全市養老機構院長和養老護理員全員培訓上崗。加快推進鄉鎮級公辦養老機構標準化建設,到2025年底,全市評定為一級以上服務等級的鄉鎮級公辦養老機構建有率達到80%以上。全面健全老年助餐服務激勵引導機制,通過政策扶持、資金補貼、示范引領等多種措施,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老年助餐服務的積極性,在全市范圍內辦好不少于260處老年助餐服務點。

二、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和推進醫保服務便捷化

聘請19名副高級以上職稱的醫療專家到縣級公立醫院工作,聘請6名副高級以上職稱的退休醫生到有關縣(市、區)升級建設的中心衛生院擔任首席專家。由省、市8家三甲醫院“組團式”緊密型幫扶江門10家縣級公立醫院,每個幫扶團隊成員3-5人,幫扶團隊人員每年輪換一次。拓展醫保報銷范圍,明確江門輔助生殖技術醫保報銷待遇標準,年度最高支付限額分別達到職工醫保1萬元、居民醫保5千元。提高職工醫保住院年度最高支付限額,由原來56萬元提高至58萬元。

三、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

通過線上12355熱線轉接或12345-5江門市青少年心理咨詢服務熱線,線下聯動8個陣地、8支隊伍,市婦聯組織已建成的7個“舒心驛站”站點,開展心理健康宣教活動超80場次,向青少年免費提供心理疏導、心理咨詢等服務超1萬人次,跟進重點危機干預個案。維護青少年心理健康。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建設,開展心理健康教師培訓超1000人次。強化家校社協同育人,組織開展100場次專題教育、家長課堂等活動,提高學生家長心理健康教育素養。

四、提高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和關愛服務水平

保障各類底線民生發放標準,全市低保標準為每人每月950元,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供養標準為每人每月1520元,集中供養和散居孤兒(含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基本生活保障標準統一提高至2375元/人月,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分別為每人每月220元、280元。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及時高效處置預警信息,實施精準化救助。加強對特殊困難老年人的探訪關愛服務,實現建檔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全覆蓋。

五、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

加大對轄區市場食品安全抽查檢查頻次,全市完成不少于3.13萬批次(含農業農村部門0.9萬批次)食品抽檢任務,食品檢驗量達到每千人6.5批次。在全市農貿市場(含商超)開展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全年快檢不少于33.48萬批次,并及時公示快檢信息。完成藥品監督抽檢700批次,市內生產的國家集中招采中標品種抽檢覆蓋率達100%。

六、推動城鄉教育均衡和科普教育創新

推動7個縣(市、區)各1所鄉鎮中心幼兒園構建城鄉學前教育一體化管理資源共享機制,實施鄉(鎮)、村幼兒園一體化管理,提高村幼兒園的保育教育水平。打造6個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牽頭的幼兒園共同體,擴大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的覆蓋面和受益面,保障上述幼兒園正常運轉。推動珠三角優質教育資源組團融入式托管1所新型城鎮化試點縣縣中,升級建設7所義務教育鄉村溫馨校園。將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最低標準從每生每年6000元提高至7000元,落實后惠及殘疾學生超2000名。進一步優化公辦專門學校(江門市明德學校)的矯治教育課程設置,推動有嚴重不良行為未成年人接受矯治教育轉化不低于100人,實現專門學校畢業生重復犯罪率下降5%,全市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下降5%。加強全民科普教育,制作廣播電視科普節目100期,舉辦線上科普講堂和線下科普活動171場,研學活動20期,大型品牌活動10場,正常運營江海區科技館,保證免費開放運營天數達260天,創建開平全域科普研旅創新發展標桿示范項目1個。

七、因地制宜統籌推進城鎮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推進流域生態環境整治,圍繞潭江牛灣國考等斷面,建設和改造周邊城鎮的供排水管網100公里,提升地表水質,打造宜居宜業和美江門。因地制宜采取資源化利用、單獨建設設施、納廠統一處理等方式,“建管養”一體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增解決超50個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問題,實現可持續運營,基本完成全市自然村生活污水新建治理任務。

八、提供穩定就業保障和溫馨暖心服務

深入推進“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開展“粵菜師傅”培訓1000人次以上,“南粵家政”培訓3000人次以上,技工院校招生規模穩定在6000人以上。完善7個“就業驛站”建設,就近提供崗位推薦、就業政策咨詢服務。為外賣騎手、即時配送騎手、網約車司機、同城貨運司機等新就業形態人員開展職業傷害保障。多渠道拓寬就業渠道,全市募集就業見習崗位不少于3000個,開發儲備超100個公益性崗位。優化江門已建成的134個工會“愛心驛站”的公益服務和管理機制,升級拓展20家智能化驛站特色服務功能,為戶外勞動者提供全天候服務超5萬人次。組織移動體檢車開赴工業園區、廠礦企業、快遞外賣的物流站場等,為農民工和新就業形態人員開展免費體檢1000人次。

九、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和公共充電設施建設

進一步推動農村公路路網提檔升級,升級改造農村公路超50公里,改造農村公路危舊橋6座,服務“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落地。持續擴大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全年共新改擴建充電樁1600個,其中高速公路和國省道服務區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樁70個,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出行充電需求。全市新增7萬個電動自行車充電插座,切實解決群眾“充電難、充電貴、充電不安全”的問題。

十、開展關愛孕產婦、新生兒健康服務

開展出生缺陷綜合防控,為1.66萬名符合條件的孕婦免費提供地中海貧血、唐氏綜合征、嚴重致死致殘結構畸形的產前篩查。為1.97萬名新生兒免費提供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蠶豆病、苯丙酮尿癥、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和新生兒聽力障礙篩查。